惠普:打印2.0
2008-08-20 10:14:00阅读量:901 我要评论
“毋庸置疑,简化队列不仅节省了维护费用,而且改善了服务质量。”3M公司(3M)IT基础设施总监彼得·高弗雷(Peter Godfrey)表示。3M公司统一采用惠普公司(HP,下称惠普)数码多功能一体机和激光打印机后,将打印设备数量减少了47%,两年内仅在美国就节省了逾300万美金。
位于深圳的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下称安莉芳中国),接受了惠普公司(HP,下称惠普)为其度身定做的以惠普数码多功能一体机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重新平衡部署打印资源后,有效改变了原有打印设备的混乱现象。
显然,打印服务正在成为惠普公司的“新”。在马克·赫德(Mark Hurd)就任惠普执行官(CEO)以后,整个惠普从硬件主导的厂商转向了软件和服务,作为多年来一直在惠普占重要地位的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也从卖打印设备转向了卖打印服务,也即打印2.0策略。
打印2.0策略
正视普通打印机销量开始锐减的事实,惠普砸下巨资改变其打印机部门的业务模式,不再强调打印机的薄利多销,而是致力于让客户通过惠普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服务完成更多打印工作。
2007年8月28日,纽约,惠普IPG在紧邻“9·11”废墟的世贸中心7号大楼里,郑重地将“打印2.0”战略带到台前。负责惠普IPG业务的执行副总裁沃迈斯·约什(Vyomesh Joshi)表示,希望惠普能从一家打印厂商进一步向打印服务厂商转型。
“几十年以前,我们也认为打印公司是卖一些设备,加上耗材,服务等等。后来慢慢发生了改变,变成了现在的状况,从卖打印机到卖打印服务。”柯玉璋,中国惠普公司执行副总裁、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大中华区总经理表示。
几年前,敏锐的HP就发现,打印的市场开始饱和了,尤其是在一些成熟的国家,像美国和西方。正如惠普所料,2007年开始,打印市场的需求已经处于拐点状态。打印厂商的收入将主要依赖于用户缓慢的更新换代。
而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也迫使消费者和企业都压缩了开支,办公设备市场整体走向衰微。如果争取不到更多用户的支持,惠普将很难迅速收到业务的实效。
当然,惠普打印2.0策略的推出,主要还是因为看到了一个新兴市场的崛起。页面输出市场价值正在从2005年的840亿,上升到2010年的1300亿美金规模。“这是另一个超过300亿美金的市场。”惠普副总裁约什在发布打印2.0策略时表示(见表1)。
而其中,有几个数字输出领域的增长尤其值得期待:比如在线照片打印服务,零售打印亭服务,多功能数码一体机市场,彩色轻印刷市场/市场营销宣传品市场和工业印刷。
近4年多时间里,惠普一直在关注页面输出数字化转移中的行业发展趋势,并且在几年前就已经确立了从一家打印机公司到打印公司的转型思路。2002~2003年的时候,惠普IPG主要的业务还都是围绕着核心的打印领域,加上部分的照片打印,尤其是家用照片打印市场的业务。2004~2005财年,IPG已经开始进入到数码一体机、复印机的市场上。而在2006~2007财年,IPG又加了两项很重要的业务,一项就是针对大型企业的企业级打印服务;还有一个就是数字印刷,尤其是商用市场的数字印刷。
同时,为了实现辅助业务的战略转向,惠普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购并。比如:2005年收购了喀嚓鱼网站(Snapfish);同年还收购了数码打印公司Indigo公司;2006收购超宽幅户外广告印刷公司Scitex;2007年10月又收购了两家和户外打印有关的公司。通过收购,惠普表示,“除了水和空气,惠普可以实现任何介质的打印”(见表2)。
按惠普的官方说法,其“打印2.0”战略主要涵盖3个领域:推出新一代数码打印平台,以提高打印速度,同时降低大批量商业打印的成本;提高网络打印的便利性;将惠普数码内容创建与发行平台推广到所有市场。
为此,惠普斥资3亿美元,在范围内展开一项主题为“无论你想表达什么(What do you have to say)”的盛大营销活动,试图让每一位用户都可以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工具以一种全新、有趣的方式组合、创建并发布自己数码内容。据说这也是惠普公司历*规模大的一次性互动营销活动。这一次,惠普广告宣传的主题不再是有关“打印机”,而是关于“打印机能够做什么事情”。
目前,惠普已经与微软公司(Microsoft)达成了协议,选择惠普的喀嚓鱼(Snapfish)作为Windows Live Spaces的在线打印工具。利用Snapfish,Windows Live Spaces的用户可以轻松打印自己及朋友在Spaces上的相册;已经被雅虎收购的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也计划于今年秋天晚些时候将惠普的Tabblo技术应用到其网站上,帮助会员创建相册、拼贴画和立体照片等高度个性化的打印“产品”。
企业2.0计划
打印2.0的目标受益群体之一是企业。而这恰恰也是惠普打印2.0策略的重中之重。
柯玉章表示,今天的企业信息官们(CIO),有两个问题需要他们迫切解决。一是怎样提高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二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绿色环保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而惠普的企业打印2.0策略,根据企业打印应用水平的不同,主要提供以下3方面的应对之策:层次,优化基础设施。第二层次,彩色打印实施,设备合 并。第三,再次,改善工作流程。
提起惠普的打印解决方案,安莉芳中国王总经理很有感触地说:“企业应用*的信息化技术,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惠普数码多功能一体机解决方案,像是精兵简政之道,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目前,安莉芳集团在常州的工厂已着手实施惠普数码一体机的解决方案,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终目标是把安莉芳集团遍布全国的文印业务,利用惠普打印解决方案统一管理起来。
同时,惠普的打印解决方案还能提供灵活的付费模式,安莉芳公司采用了按印付费的方式(Pay Per Use,PPU)。这不仅节约了大额的购置资金投入,还有助于控制使用成本的支出。
3M公司的IT打印服务经理保罗·怀特(Paul White)也表示:“惠普(HP)公司在评估和设计阶段均拥有弥足珍贵的专业技术,擅长调研我们使用什么设备,如何使用这些设备以及使用成本。他们确实为此类分析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蓝图。”
作为提倡“绿色科技,绿色企业”的惠普,在打印的设备和解决方案上,惠普有很多绿色、节能的设计。比如,惠普的双面打印机,每年可以节省100万吨纸,节省的费用可以支持200万失学女童完全九年制义务教育;而第三代炭粉技术,能比传统硒鼓节省15%的耗电量和10%的塑料消耗(见表4)。
为了提升惠普对企业级客户的服务能力,惠普在咨询服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投入,其大客户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不仅是打印方面的专家,同时被要求拥有主流行业的实施经验。这些重点行业包括政府机构、金融、制造业、教育、医疗、电信等。
未来挑战
在引导企业用户升级到打印2.0的道路上,惠普显然还面临多种挑战。
传统的打印观念和CIO们的认识局限是个不得不克服的障碍。一直以来CIO主要看重的是大型服务器、PC机和笔记本,打印机基本没有提升到核心IT策略关注点的高度上。在人们的观念中,打印机和PC等设备相比,它从来都只是一个办公终端,与电话、传真机甚至档案夹一起相提并论。而许多时候,复印等设备的管理和采购也主要放在了传统的行政和后勤部门。
同时,许多企业的CIO也缺乏对打印和复印成本的量化核算。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只看到打印设备的更新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并认为惠普的打印2.0战略归根结底只是为了售出更多的设备和解决方案。在管理者所谓“压缩成本”的观念指导下,只要设备能用就坚持用,实在不能用了才去更新。
对此,惠普认为企业CIO们很有必要进行一些打印成本的调查和核算。在实行打印流程梳理之前,3M公司有些办公室几乎人手一台打印机,同时在调查初期,3M散布在各个办公室里打印机型号达101种之多。而且由于以前购买台式打印机并不昂贵,IT经理们对这些设备耗费的总成本几乎一无所知。
但实际上,就常规而言,企业花在打印和复印方面的投入,将占到企业总营业额的0.1%~0.2%。这一统计数据曾经让惠普公司自身也大吃了一惊:按照目前惠普年营收为1,100亿美金(合并EDS业务后),如果打印费用占比是0.2%,那么惠普年打印投入将高达2亿美金!
除了用户使用意识的成熟,对于柯玉樟来说,另一个挑战来自中国,这个快速成长、潜力无穷,但复杂性却前所未见的市场。
一方面,在中国的一二级城市,惠普IPG已经占据了的市场份额,同时,它们同样面临发达国家类似的打印设备饱和风险。根据数据公司(IDC)的统计,2007年至2008年第二季度,惠普IPG在核心打印领域继续保持了全年市场的份额。整体喷墨打印机、喷墨多功能一体机、黑白激光、彩色激光及图形图像市场都继续保持了市场,且市场占有量都在50%以上。
但三线、四线城市,打印设备饱和的趋势还不是很明显,而更大的五、六线城市,惠普目前几乎还没有进入,所以惠普还有很多的空间。
因此,柯玉樟估计,在中国,未来的主要增长依然来自惠普的传统业务,打印设备和耗材依然会有很大空间;但是对于一、二线城市中的大中型企业,他们会首先接受打印2.0概念,会购买惠普的打印服务。
看起来,中国用户对惠普的打印2.0已经有所反应。2007年惠普Indigo数字印刷机在亚太市场的销售量增长50%以上,销售额增长90%以上;而中国市场的销量则增长了一倍以上,柯玉樟笑称“2007年是Indigo的中国年”。喀嚓鱼进入中国半年,尽管没有做任何广告,却已经拥有了40多万户的注册用户。
不过,迄今为止,许多分析师们还不相信惠普的这种改变能对促进业务增长起太大作用。他们预计,在惠普公司的本财政年度内,打印机部门的收入仅能增长5%,这意味着会低于惠普为乐观的增长预测。美国科技研究公司(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的分析师吴爽(Shaw Wu)说:“打印机销量一直停滞不前。”
显然,柯玉樟不认同这个质疑。他引用惠普的财务数据反驳道:2008年第二季度,惠普IPG的同期增长6%,季度是4%。而且,就总体而言,网上服务和外包打印等惠普正重点发展的业务比打印机等硬件的销售业务有着更高的利润率。
同时,他还表示:“打印业务向网络转型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方向,而且如果惠普不做,别的厂商必然也会去做的。”其实,在的打印市场上,惠普并非早对互联网产生浓厚兴趣的公司,但却是做得彻底、决心也大的公司。
人们的打印方式改变了,但是总的打印量没有减少。柯玉樟表示,惠普要做的就是跟随这种打印方式的改变,让打印无处不在,能够随需应用。
相关新闻:
1.富士施乐庆激光打印机发明30年
2.惠普推新型打印机 应对销量大幅度下降危机
3.OKI与大连工大合作开发环保彩色打印机用纸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