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刷工价顺利推行要任重道远
2009-04-27 10:27:03科印阅读量:643 我要评论
在《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发布会上,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表示,北京书刊印刷企业执行的工价是1994年制订的,迄今为止已经15年,在这期间工价没有做任何的调整。但是15年中,整个社会发展很快,印刷企业变化很大,工业成本、人员成本以及投入的固定成本都在提高,市场竞争的激烈,致使印刷工价日趋下降,企业已经基本无利可图。
这一系列问题在北京书刊印刷企业中愈演愈烈,北京印刷协会也强烈的感觉到了北京书刊印刷工价亟需调整。
但不得不说,印刷工价问题一直比较棘手,推广起来也并不顺利。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表示:“要不要涨价?涨多少?数据能不能得到出版社的认可?能不能得到业内的认可?这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工价出台初衷
现在,制定新的工价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就工价论工价,要对北京地区的书刊印刷企业工价执行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让数据说话,要有理有据。这样,北京印刷协会从2008年的年中成立了工价调研小组,小组成员由业内专家、企业的主管经营和财务的工作人员组成,共十几人,对北京地区印刷工价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工价的调整就带来了利益的再次分配,企业要盈利,出版社也要盈利,所以工价的出台必须得到企业、出版社特别是大出版社的认可。北京印刷协会在调查过程中与印刷厂和出版社进行了多次沟通,在调查以后,把调查报告发函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考虑,希望引起出版和印刷的共鸣,推广文化事业的发展。
任玉成说:“工价发布后可能不会很顺利的推行,这一点我们已有了思想准备。虽然新的工价得到了大型出版社的认可,但是北京有很多出版社,我们不可能都找全。”
透过这几年印刷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民营印刷企业机制比较活成本比较低已经无法承受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那些大规模的、管理相对比较高的印刷企业更无利可图。实际上,工价低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把自己打败了,窝里斗渔翁得利。“有了行业规则,企业都应该按照统一的规则去。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新的物价结构,在这个原则上共同维护我们行业的利益。”任玉成在会上向与会企业倡议。
在制定“工价”的制定过程中,北京印刷协会也意识到:涨价必须的。“因为现在企业的装订价格基本都是赔本的,胶订更是赔钱的。如果说以前纸毛都能卖钱,那么现在面临纸浆年年下滑,今天已经没这个条件了,成本在提高,人工成本在提高。”任玉成表示,市场成本在提高,迫使印刷工价也要提高。
大小企业共存
目前,北京地区的书刊印刷企业超过600家,总量超过了市场需求,那么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市场环境中,什么样的书刊印刷企业才能够生存下来或者生存的更好?“现在,出版社也希望印刷厂提供合格满意的产品,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在抓出版社的图书印装质量,因此出版社也会选择有诚信、有能力、管理好的企业,这点上来说,企业要打出自己的水平,才能分得市场一份羹。”任玉成说。
书刊印刷企业要怎样才能摆脱成本导向的单一竞争手段,从“赔本”升级到“利润”,继续在经济危机中攀升呢?研究一下前一个“世界工厂” 老牌制造强国德国以及日本走过的路,答案也会逐渐清晰起来。在日本,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金和很少销售额的小企业都能够共存,因为大有大的特点,小有小的特色。
任玉成表示,这次工价发布以后,就开始推行,此外,北京印协也会在近期办培训班,培训班不仅在北京办,还要去周边像廊坊、三河等地方办。和河北印刷协会联手,让他们共同维护行业利益,甚至还要办到山西、沈阳等地,把周围的环境也打造一下。
工价问题是关系到北京地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北京印协做出了巨大努力,希望工价发布后,北京书刊印刷企业携手共同努力,维护我们的利益,共同推动北京地区印刷企业特别是书刊印刷更好、更快的发展。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