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备受热捧 定制化生产或为发展方向
2015-04-23 09:40:23必胜网阅读量:1762 我要评论
导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3D打印已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军事、建筑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得到初步应用。虽然目前3D打印市场份额只占整个制造业的0.02%,但是随着3D打印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拓展,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3D打印方兴未艾,市场应用前景可期
近几年,3D打印的曝光度越来越高,3D打印房屋、3D打印汽车等3D打印产品的横空出现,不仅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更是使得3D打印成为投资资金的新宠,银邦股份、中航重机、华中数控等3D打印概念股表现大好。实际上,3D打印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从事3D打印设备、材料、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3D打印已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军事、建筑、影视、家电轻工、医学、考古、文化艺术、雕刻、首饰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得到初步应用。虽然目前3D打印市场份额只占整个制造业的0.02%,但是随着3D打印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拓展,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2012年,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为2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5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08亿美元。
工业4.0背景下3D打印必受政策热捧
3D打印技术地契合了工业4.0制造智能化、资源效率化和产品人性化的理念,因此成为广大国家发展的重点。2012年,奥巴马针对美国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方案,将3D打印列为11项重要技术之一,并联合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制造商,建立了国家3D打印研究所。3D打印是一场制造技术的革命,对中国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发3D打印技术,目前,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隆源公司等研究机构与企业,已经在3D打印设备和材料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2012年10月,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成立,2013年,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南京、潍坊、珠海)相继成立。2013年,3D打印入选国家863计划,国家将提供4000万人民币作为研究基金来支持3D打印核心技术的发展,北京将投入15亿人民币支持3D打印技术。2015年2月,*下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对3D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计划,未来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在预料之中。
定制化生产制造是3D打印主要发展方向
基于3D打印低成本定制化的优势,航空工业、生物医学和个人消费是其具潜力的应用领域。“十三五”期间,我国3D打印将在航空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2013年1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我国成为*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技术的国家、世界上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且付诸实用的国家,航空部门和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是该类3D打印技术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未来几年其应用将步入快速成*。
3D打印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初步显现,目前正在探索的应用主要有假牙和假肢,当3D打印技术与医学影像建模、仿真技术结合之后,还能够在人工假体、植入体、人工组织器官的制造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打印设备和打印材料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成本的进一步下降,3D打印在个人消费领域(食品、艺术品、个性化物品等)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三五”期间,3D打印将深刻影响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制造业从标准化和精益化生产步入定制化生产。经过“十三五”的夯实发展,到“十四五”期间,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我国有望初步形成以“个体创意+社区共建+云制造”为代表的新的制造业模式。
3D打印产业化发展尚需突破四大瓶颈
从中*看来,3D打印产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产业距离成熟阶段尚有较大距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短期内对于3D打印的发展不宜过分高估。3D打印欲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突破技术成本、打印材料、产品质量、社会风险等四大瓶颈。技术成本方面,以3D打印机为例,其造价昂贵,大多桌面级3D打印机售价2万元人民币左右,国内的仿制品价格可以低到6000元以下,但质量难以保证。打印材料方面,3D打印材料多采用化学聚合物,选择的局限性较大,成型品的物理特性较差,而且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另外材料的价格也偏高,亟须丰富材料品种、降低材料价格。产品质量方面,许多3D打印产品精度还不尽人意,打印效率还远不适应产业化需求,而且受工作原理的限制,打印精度与速度之间存在严重冲突。社会风险方面,3D打印的技术优势使得假冒、仿造变得更加容易,不在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前做好应对,3D打印技术的泛滥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风险。
3D打印方兴未艾,市场应用前景可期
近几年,3D打印的曝光度越来越高,3D打印房屋、3D打印汽车等3D打印产品的横空出现,不仅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更是使得3D打印成为投资资金的新宠,银邦股份、中航重机、华中数控等3D打印概念股表现大好。实际上,3D打印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从事3D打印设备、材料、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3D打印已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军事、建筑、影视、家电轻工、医学、考古、文化艺术、雕刻、首饰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得到初步应用。虽然目前3D打印市场份额只占整个制造业的0.02%,但是随着3D打印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拓展,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2012年,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为2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5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08亿美元。
工业4.0背景下3D打印必受政策热捧
3D打印技术地契合了工业4.0制造智能化、资源效率化和产品人性化的理念,因此成为广大国家发展的重点。2012年,奥巴马针对美国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方案,将3D打印列为11项重要技术之一,并联合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制造商,建立了国家3D打印研究所。3D打印是一场制造技术的革命,对中国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发3D打印技术,目前,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隆源公司等研究机构与企业,已经在3D打印设备和材料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2012年10月,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成立,2013年,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南京、潍坊、珠海)相继成立。2013年,3D打印入选国家863计划,国家将提供4000万人民币作为研究基金来支持3D打印核心技术的发展,北京将投入15亿人民币支持3D打印技术。2015年2月,*下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对3D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计划,未来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在预料之中。
定制化生产制造是3D打印主要发展方向
基于3D打印低成本定制化的优势,航空工业、生物医学和个人消费是其具潜力的应用领域。“十三五”期间,我国3D打印将在航空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2013年1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我国成为*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技术的国家、世界上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且付诸实用的国家,航空部门和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是该类3D打印技术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未来几年其应用将步入快速成*。
3D打印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初步显现,目前正在探索的应用主要有假牙和假肢,当3D打印技术与医学影像建模、仿真技术结合之后,还能够在人工假体、植入体、人工组织器官的制造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打印设备和打印材料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成本的进一步下降,3D打印在个人消费领域(食品、艺术品、个性化物品等)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三五”期间,3D打印将深刻影响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制造业从标准化和精益化生产步入定制化生产。经过“十三五”的夯实发展,到“十四五”期间,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我国有望初步形成以“个体创意+社区共建+云制造”为代表的新的制造业模式。
3D打印产业化发展尚需突破四大瓶颈
从中*看来,3D打印产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产业距离成熟阶段尚有较大距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短期内对于3D打印的发展不宜过分高估。3D打印欲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突破技术成本、打印材料、产品质量、社会风险等四大瓶颈。技术成本方面,以3D打印机为例,其造价昂贵,大多桌面级3D打印机售价2万元人民币左右,国内的仿制品价格可以低到6000元以下,但质量难以保证。打印材料方面,3D打印材料多采用化学聚合物,选择的局限性较大,成型品的物理特性较差,而且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另外材料的价格也偏高,亟须丰富材料品种、降低材料价格。产品质量方面,许多3D打印产品精度还不尽人意,打印效率还远不适应产业化需求,而且受工作原理的限制,打印精度与速度之间存在严重冲突。社会风险方面,3D打印的技术优势使得假冒、仿造变得更加容易,不在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前做好应对,3D打印技术的泛滥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风险。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传统工厂疯狂“奔向”工业4.0!智能工厂建设实现“质”和“量”的提升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建设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已达到近8000个,其中,SEW电机智能工厂、江苏三笑集团绿色智能工厂、东风商用车轮智能工厂近期传出建设新动向!- 2023-07-24 18:20:30
- 9099
-
原计划于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的“第18届亚洲打印技术、办公设备及耗材展览会(亚印展)”延期至2023年2月22-24日,地点仍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原注册门票继续有效。
- 2022-11-26 15:11:00
- 14694
-
铜版纸又称涂布印刷纸,在香港等地区称为粉纸。它是以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印刷纸。总体来看,铜版纸比铜卡纸轻、薄些。铜卡纸质量比较好。
- 2019-06-28 11:44:27
- 2056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