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业需开展供应侧改革 下好“去产能”这盘棋
2016-03-23 09:28:18中国印刷阅读量:7609 我要评论
导读: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已是不争的事实,“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供应侧改革对于整个印刷行业势在必行。
从*财经*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月26日召开的*财经*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表明这项改革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在会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中国经济全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印刷业理应按照*的要求,通过改革供应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力。
印刷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已是不争的事实,“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供应侧改革对于整个印刷行业势在必行。
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不足,企业获利能力下降。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振,有些已经跌至二十世纪后十年的水准。因为产能大于实际需求,为了争得业务,就难免大打价格战,终鱼死网破,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
印刷业需要开展供应侧改革的另一原因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市场对内容类印刷品的需求在减少,像纸质广告、报纸这几年的下滑速度远超行业经营者原本的估计,为此,印刷业必须根据市场的这一变化开展供应侧调整。
在内容印刷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严重影响后,印刷人更多的把目光投向包装印刷,包装印刷的市场需求扩张也不会没有止境,国内包装印刷的产能同样已经是供大于求,2015年不少包装印刷企业的日子同出版物印刷企业一样过得艰难,毫无疑问,“去产能”也是包装印刷业的需要。
印刷业探寻“去产能”新路径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供应侧改革的要求决不仅仅是“去产能”“去库存”的问题,它同样要求生产企业更多地重视创新,重视新产品的开发,这对印刷生产来说同样如此,所以,印刷向文化产业方向延伸发展,由单纯加工生产向集“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生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既是企业为了掌握自身命运求得主动的需要,也是以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需要。具体来说:
首先就要求印刷人有创新意识,要经常地分析市场的需求热点,分析现有产品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新品去引导市场消费。
企业要具备整合社会各方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少了这一点,想要走在市场的前列会很难。
注重信息的捕捉,了解市场的变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然后把所有这一切糅合在一起,以此求得企业新研发的产品让人感到眼睛一亮,去争得更多属于自己企业的生存空间。
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帮助沿线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汲取中国经验共同进步,也是中国经济走出去,争取一片更大的发展空间。迄今为止,中国印刷企业走向海外虽说已有*,但这支队伍还显得单薄,吸取前人经验,创造条件,大胆地走向海外也是中国印刷业落实“去产能”要求的有效途径。这无疑对企业适应新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规模、有特色的企业应该对此早作思考。
小结
身处印刷业中的企业应该通过转型升级,融合新技术、新工艺,狠抓绿色生产,大步走向海外市场等环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要求上下功夫,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有效调整印刷产能,做好供应侧的改革,以此求得印刷业新一轮的发展空间。
从*财经*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月26日召开的*财经*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表明这项改革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在会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中国经济全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印刷业理应按照*的要求,通过改革供应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力。
印刷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已是不争的事实,“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供应侧改革对于整个印刷行业势在必行。
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不足,企业获利能力下降。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振,有些已经跌至二十世纪后十年的水准。因为产能大于实际需求,为了争得业务,就难免大打价格战,终鱼死网破,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
印刷业需要开展供应侧改革的另一原因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市场对内容类印刷品的需求在减少,像纸质广告、报纸这几年的下滑速度远超行业经营者原本的估计,为此,印刷业必须根据市场的这一变化开展供应侧调整。
在内容印刷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严重影响后,印刷人更多的把目光投向包装印刷,包装印刷的市场需求扩张也不会没有止境,国内包装印刷的产能同样已经是供大于求,2015年不少包装印刷企业的日子同出版物印刷企业一样过得艰难,毫无疑问,“去产能”也是包装印刷业的需要。
印刷业探寻“去产能”新路径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供应侧改革的要求决不仅仅是“去产能”“去库存”的问题,它同样要求生产企业更多地重视创新,重视新产品的开发,这对印刷生产来说同样如此,所以,印刷向文化产业方向延伸发展,由单纯加工生产向集“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生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既是企业为了掌握自身命运求得主动的需要,也是以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需要。具体来说:
首先就要求印刷人有创新意识,要经常地分析市场的需求热点,分析现有产品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新品去引导市场消费。
企业要具备整合社会各方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少了这一点,想要走在市场的前列会很难。
注重信息的捕捉,了解市场的变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然后把所有这一切糅合在一起,以此求得企业新研发的产品让人感到眼睛一亮,去争得更多属于自己企业的生存空间。
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帮助沿线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汲取中国经验共同进步,也是中国经济走出去,争取一片更大的发展空间。迄今为止,中国印刷企业走向海外虽说已有*,但这支队伍还显得单薄,吸取前人经验,创造条件,大胆地走向海外也是中国印刷业落实“去产能”要求的有效途径。这无疑对企业适应新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规模、有特色的企业应该对此早作思考。
小结
身处印刷业中的企业应该通过转型升级,融合新技术、新工艺,狠抓绿色生产,大步走向海外市场等环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要求上下功夫,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有效调整印刷产能,做好供应侧的改革,以此求得印刷业新一轮的发展空间。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万德数科诚邀您莅临2025中国国际瓦楞节(展位号4号馆D231)
10月30日-11月1日,万德数科将携超高浓度高速四色数码联动线竖向开槽 横向压线亮相2025中国国际瓦楞节。- 2025-10-28 14:42:26
- 9840
-
2025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8%,印刷业同比下降5.2%
1-8月造纸和纸制品业营业收入9167.1亿元,同比下降1.9%;营业成本8108.1亿元,同比下降1.8%;利润总额229.3亿元,同比下降18.8%。- 2025-10-25 14:36:53
- 14077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