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最新网上盘口

当前位置:包装印刷网>新闻星空最新网上盘口>热点关注

3D打印正处“跑马圈地”期 我国需加强技术革新

2016-04-28 14:03:15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阅读量:7922 我要评论


  导读:近年来,在医学、生物、服装、汽车甚至外太空等领域,3D打印技术可谓应用广泛,屡屡给我们带来让人惊喜的发明成果。那么,我国的3D技术在这个跑马圈地期,现状如何,又该如何应对呢?
 

    近年来,在医学、生物、服装、汽车甚至外太空等领域,3D打印技术可谓应用广泛,屡屡给我们带来让人惊喜的发明成果。那么,我国的3D技术在这个跑马圈地期,现状如何,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国3D技术起点不低
  
  我国的3D打印研究起步并不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开始了该领域的研究。
  
  到“九五”期间,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3D打印的主流技术,能够满足制造工艺和软硬件控制的需求。到九十年代末期,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研究单位开始专项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研究。
  
  目前,我国可以用自己研发出的3D打印机打印飞机大型承力件,这在同领域处于地位。与此同时,在理论研究上,我国关于3D打印的论文和申请数量位于*二;在应用方面,我国用3D打印的工业级设备装机量位于*四。因此可以说,我国在3D打印方面的研究处于前列。
  
  我国3D技术发展尚存在瓶颈
  
  虽说我国3D技术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绩,但是在某些核心科技上,我国现有水平还有所欠缺。这是亟待提升的。
  
  ,部分设备依赖进口。虽说国产可以满足60%的非金属工业型打印机,但是金属打印的商业化设备、国产工业级设备的关键器件和工业级3D打印材料等都依赖进口。现有的研发水平还不高是主要原因。如,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光学振镜、打印头和激光器等的制作工艺。
  
  第二,产业发展速度不快。相对于美国3D打印公司近10亿美元的规模来说,我国的3D企业多为校办企业,多的产值不过1亿人民币。在此情况下,要想实现设备、技术的完全自给是不太可能的;这也是部分设备技术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
  
  3D打印市场潜力巨大
  
  毋庸置疑,3D打印技术正处于一个技术的井喷期、产业的起步期和企业的“跑马圈地期”。这说明了3D打印的市场潜力是无限的,发展空间很大。基于此,我国更要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双管齐下,力争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重点发展的:,坚持基础研究,研发核心技术,从而在增材制造、打印质量提升等方面提高竞争力。第二,建立并完善创新体系,为企业提提供有竞争力的共性技术。第三,攻克核心器件难题,形成自己的产业链。第四,引进金融资本,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我国的3D打印应用领域空间十分巨大。目前来说,3D打印主要应用于外科手术(特别是骨科手术),以高度来还原人体器官和组织等。汽车领域也3D打印应用较多,市场发展较快。此外,教育、航空航天等行业也发展较快,未来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总而言之,值此“跑马圈地”时期,我国应该对3D打印技术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使其在研发与应用中都能争得一席之地,进而使我国成为真正的创新大国。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