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价格“光环”已灭,配角外废“功不可没”
2018-10-29 09:40:29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阅读量:4843 我要评论
【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 国内新闻(图)】
回顾近两年的纸价波澜,外废受限是一根主线,支撑着整场“剧本”的炒作逻辑,因为这是由国家政策背书的。无论是外废需求“一批一审”、“不可跨年使用”、还是“含杂率0.5%”、“100%开厢检查"、查废纸走私等变态标准,都是烘托价格上涨的。
10月18日,第22批进口废纸许可证被公示,总量为200万吨。对比今年前9个月平均每月100万吨的实际进口量,堪称“巨量”。按照往年经验数据,满足国内需求具“性价比”的进口量便是每月200万吨。
由于*的原因,今年的各行业需求大幅滑落、出口的好光景到头,上半年还频密地“环保关停”,目前都有减缓迹像。就像不断创新低的股市,不拿政策出来托底,后果不堪设想。外废进口审批量恢复正常,原有的一切“套路”便都不好使了。真以为众志可以成城?真以为大鳄们可以翻云覆雨?错了!以前早就分析过,谁都没玩套路,而大家却都在套路当中。
以外废为造纸原料,其实是符合性价比的——还有什么比直接进口大量外废让造纸成本降低的呢?真以为靠国废多出一倍的价格,试图用提高10%的废纸回收率,来解决造纸原料的问题?
鉴于行政命令已让位于市场的现实,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就要基于另一套逻辑了。对“拒外废1000自损产能850”的担忧,已从大量批准外废进口的政策纠偏中得到了缓解。
严格讲,还原为正常的市场后,也就无需再对价格走势处心积虑了。行业需要的,是反思。
反思激进政策
挤出去的包装需求,想再拉回来,有那么容易吗?价格飞涨造成的遗恨与积怨,需要很久才能修复。如今内需不举、出口萎缩,在经济无法继续向上的背景下,高价就是毒药。
因为外废收紧,玖龙、理文、山鹰纷纷海外建厂、荣成纸业却在国内躺枪。
反思炒作心态
纸包装的全产业链都参与了炒作,雪崩时,不会有哪片雪花认为自己有责任。现实的利益,让人忘记从底到顶只能够走一次,剩下的就是收拾残局。
从未经历过价格炒作的产业链,早已忘记了经营型收益才是主流。搏库存价差收益,仅会在价格上涨时期能够奏效,价格走下坡路时,原来装进口袋的收益,会如数还回去的。
如何把失去的需求再争取回来?如何在总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保住工厂运营的盈亏平衡,反而是需要思量的。
反思行业成长
未来的路还要走下去的。如果价格回归为原始,行业的观念再准备回归起点吗?若有风吹草动,准备再如法炮制一回?
通过这次价格轮回,可以知道,任何炒作型收益,均是纸面富贵、水月镜花而已。行业没有整合,撕逼就在所难免。这时,全行业倒是需要反思一下,低价竞争抢单真的可持续吗?
这两年的涨价,原纸及包装物已从100涨到过200,高可见220,现在已回落到大约150,然后,真准备回到100吗?
如果成本100的产品,亏本卖90,这种短暂的获客优势无异于饮鸠止渴。如果通过产业整合、效率提升,让原来100的成本降为80,但卖价为95,留下15的利润,作为整合模式固有的收益。具有降本增效的整合模式,才会有可持续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浙江明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10月18日起,我集团旗下B1、G200系列纱管原纸在目前价格基础上上调100元/吨、G300、G400系列纱管原纸在目前价格基础上上调200元/吨。
- 2021-10-19 09:57:21
- 2678
-
10月7日,Sonoco宣布美国和加拿大所有等级的未涂布再生纸板(URB)价格上调60美元/吨,从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 2021-10-18 09:44:58
- 29417
-
一函两涨、提前涨价,玖龙、山鹰等巨头联动调涨,这样的“盛况”在今年已疲软多时的原纸市场尤为惹人注目。
- 2021-09-27 09:40:39
- 2806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